社區健身器材還缺啥?
發布:hytyss 瀏覽:2384次
對于健身器材的體檢、保養、維修、更換,看似繁瑣,其實很簡單,市民最需要的不過是一個熱線電話而已。當前很多健身器材都有維修電話,如果仍在保修期,打一個電話過去就會有人提供維修服務。但問題是,保修期過了之后呢?看到器材損壞,如果沒有便捷的報修渠道,很少有人會不辭辛苦、不計時間成本地找物業、找居委會、找街道,畢竟太麻煩!對此,社區居委會或街道文體中心不妨在健身路徑附近豎塊牌子,公布聯系方式,讓市民發現問題時能找到人,讓健身器材真正擺脫放羊狀態。
當然,在維修電話的背后還需要工作機制。社區的健身器材安裝主體各不一樣,責任主體也就不清晰,當器材損壞、居民反映強烈,一般沒維修經費的會予以拆除,有經費的則上報申請維修。對此其實應該有規范的工作機制,應該有專門統籌,比如體育部門設有群眾體育處(科),不妨定期向各街道、社區下發通知,要求對小區健身器材定期排查、“體檢”、上報;平時也應該設置“上報-核實-維修”的工作機制,讓健身器材的管理、維護有章可循、有經費保障。此外,社會力量也可以有所作為。
- 上一篇:“紅利”政策頻出臺體育產業謀新局
- 下一篇:體育產業投資前瞻分析